校外人文學者研讀班
『新材料、新問題與新方法—敦煌文獻專題研讀』
鄭阿財教授
南華大學文學系教授兼敦煌學研究中心主任
學術專長為敦煌學、俗文學、文獻學、文字學、中國佛教文學、中國古典小說
【課程摘要】
敦煌學是一門新興的國際顯學,誠如陳寅恪先生在《敦煌劫餘錄序》所說:
「一時代之學術,必有其新材料與新問題。取用此材料以研求問題,則為此時代學術之新潮流。治學之士得預於此潮流者,謂之預流;其未得預者,謂之未入流。此古代學術史之通義,非彼閉門造車之徒所能同喻者也。敦煌學者,今日世界學術之新潮流也。」
敦煌學既為學術之新潮流,因此,先講述『藏經洞的發現與敦煌學的興起』以為敦煌文獻研讀奠定基礎。之後,進一步就敦煌文獻的時代、地域、階層、形態、屬性、內容…分析其特性,論述價值,並揭櫫研究此一學科門徑與基礎(含目錄、圖錄、文獻、工具…等)。其次選擇《持誦金剛經靈驗功德記》、《懺悔滅罪金光明經傳》…等敦煌寫卷先行研讀,繼而從宗教信仰、文學視角、史學觀點等面向探討此類佛教見證與宣傳文獻之研究意義。另外,更以「五道將軍」為例,結合敦煌佛教文獻、文學與圖像,以考察五道將軍形象及其信仰之發展,藉以闡述敦煌文獻研究具『新材料、新問題與新方法』的特質。因此擬定『敦煌文獻專題研讀』四講。
(一)3月10日專題演講 (開放參加) 藏經洞的發現與敦煌學的興起
(二)3月17日研讀一(限事先報名者)敦煌文獻的特性、價值與研究門徑
(三)3月24日研讀二(限事先報名者)見證與宣傳—敦煌佛教靈驗記解讀示例
課前閱讀:將影印分發。
(四)3月31日研讀三(限事先報名者)文獻、文學與圖像:從敦煌吐魯番文書論五道將軍信仰
課前閱讀:將影印分發。
小結:敦煌文獻研究發展的侷限與展望。
【上課須知】
時間:2010年3月10日至3月31日,每週三下午2時至5時,共計四次,12小時。
地點:文學院二館C2-212會議室
目標:本課程特為人文專業同好開設,凡研究人員、教師、碩博生、文史工作者皆歡迎、大家在人數約15位的課堂,共同研讀典籍,討論問題,精進學術。
報名:即日起登記報名,3月5日截止,3月8日通知。
請以傳真【03-4229202】或EMAIL【humcentr@ncu.edu.tw】方式填寫報名表。
結業:全程參與者於研讀班結束後由本人文研究中心發給結業證書。
|